人才赋能产业,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第39届中国大泽山葡萄节盛大开幕
才遇平度,“葡”写振兴。近日,第39届中国大泽山葡萄节开幕式以及人才音乐节在大泽山镇“印象大泽”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活动以“品味葡萄香韵,聚力人才兴泽”为主题,创新融合产业、文化、人才三大要素,通过葡萄推广大使人才聘任、产业招商推介、人才音乐会等系列活动,打造了一场“以果为媒、以才兴产”的乡村振兴盛宴,为齐鲁样板建设注入鲜活动能。

开幕式当天,文化广场人头攒动,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玫瑰香、金手指、泽山一号等葡萄品种在阳光下泛着诱人光泽,吸引游客驻足品尝、拍照打卡。作为“中国葡萄之乡”,大泽山镇依托3.5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年产值突破8亿元,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本届葡萄节突破传统节庆模式,以“产业提质、生态增值、文化赋能、人才强链”为核心,构建“葡萄+”全产业链生态。“我们不仅要卖葡萄,更要卖风景、卖文化、卖科技。”大泽山镇党委书记钟杰表示,通过节会平台,已签约落地3个深加工项目,涵盖葡萄酒酿造、葡萄物流运输等领域,预计年新增产值2亿元,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延伸。
为持续放大葡萄节效应,深化“以节聚才、以才促产”的办节理念,开幕式当晚,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泽山人才音乐会”在葡园乡野间激情唱响。这场人才音乐会以“萄源聚才·音韵未来”为主题,通过音乐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展现大泽山镇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与产业活力。本土乐队与知名歌手同台献艺,近年来落户大泽山的优秀创业人才、科技特派员、乡村好青年代表分享他们在这片热土上的奋斗故事与发展机遇,并向在场的高校毕业生、青年才俊详细介绍了大泽山镇在人才引进、创新创业、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与诚意。“我们以音乐为纽带,让人才政策从‘文件里’走到‘心坎上’。通过时尚、活力的艺术形式,保持节庆热度,进一步营造尊才、爱才、重才的浓厚氛围,将葡萄节的‘流量’转化为招才引智的‘留量’。”大泽山镇党委副书记李竞源介绍,音乐会全程直播吸引超50万人次观看,后台收到200余份人才求职意向,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40%。
本届葡萄节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人才工作贯穿于产业振兴全链条,形成“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良性循环。活动期间,大泽山镇同步启动“葡萄产业人才计划”,依托“葡萄研究院+庄户学院+人才超市”产业技术体系,设立“人才服务专员”,为各类人才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通过深挖葡萄人才,建立葡萄育种专家库,充分利用“土专家”开展育苗、病虫害防治指导活动,不断延长葡萄产业链发展。8月以来组织专家深入田间指导12场次,覆盖种植户56人次,重点解决育苗标准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难题。“这里不仅有诗和远方,更有事业和舞台。”返乡创业青年王坤懂的话,道出了众多人才的心声。数据显示,近三年大泽山镇累计吸引300余名青年人才返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余人,人才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5%。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产业发展,创新是动力。随着葡萄节暨人才音乐会的圆满落幕,大泽山镇正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我们不仅有好葡萄,更有好政策、好平台,期待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大泽山,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大泽山镇党委组织委员王治吉现场发出盛情邀请。音乐会的举办,打破了传统招才引智的刻板形式,以更贴近年轻人、更富感染力的方式,展现了大泽山开放、包容、充满机遇的人才发展环境。未来,大泽山镇将以本届活动为起点,持续放大“葡萄节+人才音乐会”的叠加效应,依托葡萄种植基地,开发研学旅行、康养度假等新业态,推动三产深度融合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大泽山方案”。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田 通讯员 李秋琳 王亚丽 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