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青年友好城市新样本:西安经开区高铁新城构建产城融合新高地

采访团在西安经开区规划展馆与产业展馆采访。
在西安“北跨”战略的核心地带,一座以高铁枢纽为引擎的现代化新城正在加速崛起。8月21日,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跟随西安经开区高铁新城媒体行活动,实地探访了这座规划面积达41平方公里的新城,亲身感受其蓬勃发展活力。
记者在西安北站北广场看到,周边工地塔吊林立,建设正酣。通过“站、产、城”融合策略,高铁新城正在打造以国际交流、健康服务、生态休闲、商务金融、创新转化、都市智造为主要功能的国际创新门户、新质生产高地、乐享都市家园。

隆基绿能智慧展览馆。
在隆基绿能智慧展览馆,企业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最新光伏技术和绿色能源创新成果。作为新城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代表,隆基绿能正助力打造世界级产业创新策源地。明光路科创服务走廊与尚稷路产业发展走廊沿线,正在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据介绍,高铁新城将依托枢纽商务、人工智能、创新服务、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产业团组建设十个专业园区,以宜居宜业为基底,以15分钟步行交往半径组织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工作-休闲-社交-创新”闭环,为青年提供有趣多元的创新工作环境。

采访团在大兴医院渭水园院区进行采访。
记者在大兴医院渭水园院区看到,这座占地47万平方米的医院引进了西门子、迈瑞等国际先进医疗设备,拥有数百名空军军医大学背景的知名专家,聚焦发展“三甲医院+康养园区”的医养结合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西安经开区现有二级以上医院15所,床位数约1.5万张;三级甲等医院6所,床位数约1万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所、乡镇卫生院1所,已成为全市乃至西北区域医疗资源富集的地区。

西安市经开第三学校美术教室。
记者在西安市经开第三学校看到,这所由交大附中一体化管理的学校,教师团队中研究生学历占比64%,高级教师及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达52%。“我们正通过‘名校+’模式,快速提升教育质量。”该校负责人表示。
此外,西安市经开第四学校也将于今年9月正式投用,该校由高新一中初级中学和高新二小优秀管理团队帮扶办学,可提供2550个学位,有效满足区域入学需求。据悉,目前西安经开区高铁新城已有29所学校,在校生2.2万余人。

西安经开区白桦林镜项目现场。
随着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区域人居品质也持续提升。以白桦林镜、白桦林晓等为代表的高品质楼盘,正为青年人才提供舒适宜居的社区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区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到2035年,高铁新城将实现1小时通达西安都市圈、3小时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目标。我们将以青年需求为核心,打造宜居宜业、活力有为的示范区,成为西安‘北跨’战略的桥头堡和青年人才集聚地。”西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西安经开区规划展馆。
随着空间规划、产业赋能与公共服务体系的持续升级,西安经开区高铁新城正在以“国际创新门户+新质生产力高地+乐享都市家园”的多元形态,为青年提供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重塑现代都市发展的新范式。
起点新闻记者 贺桐 宋洋
审核 康乐群 李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