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她用体育注解幸福

发布时间:2025-09-10 09:41:00

记者手记

在兰州市七里河小学,清晨七点半的操场逐渐热闹起来。

“今天,你运动了吗?”这是晨光里最动人的声音。学生奔跑、跳跃,身影被晨光拉得很长。他们穿过那条高悬170项荣誉的“幸福之路”,走进的不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座没有边界的运动场。

七里河小学的体育叙事都与王俊莉有关。

这位工作了40年的校长总是活力满满,至今仍保持着体育人的节奏与激情。她常说,“教育不会退休,体育永不停歇”。从1985年站上讲台至今,她一路从体育教师成长为校长,却从未离开过“体育”这条主线。

“体育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更能帮助学生塑造人格”。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王俊莉带领体育教师团队让七里河小学的体育课早已超越了传统的“跑、跳、投”。它可以延展到数学课上的运动数据分析、美术课上的动作速写,也可以是语文课的一篇跳绳日记、劳动课的手工小制作。王俊莉把体育变成了一种“通识语言”,融入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细节。

在王俊莉的推动下,学校建起了“智慧操场”,实时记录每个学生的运动数据;引入“走班制”体育教学,打破班级界限,让学生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项目;设计“七色花”评价体系,用七个维度的金钥匙、水晶花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对体育的重视王俊莉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课程、社团、赛事,把“以体树人”写进每一天的教育现场。

但王俊莉并不止步于体育。

10年前,她与新教育邂逅,于是把“幸福教育”作为办学愿景,把“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融入学校文化。与此同时,体育为幸福教育作了最好的注解。“让每个孩子都遇见最美的运动是幸福教育最好的体现。”王俊莉说。

3年前,她与蔡崇信公益基金会相遇,于是她开始拥抱公益,不仅捐出了个人10万元奖金,还带领教师团队走进甘南涉藏地区,把藏式摔跤、“角乎”运动、射箭等传统体育引入课堂;她推动两地教育集团共建共学,开展各学科“行走的教研”活动,让体育成为跨越地域的文化纽带。

在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中,王俊莉这样谈道:“体育具有价值自足性和与德育的通约性,对建构发展学生的道德规则意识、健全人格、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她看来,体育是一种载体,更是一种方法——它教会孩子规则、坚持、协作,也教会他们如何面对输赢,更唤醒了激情蓬勃的生命本色。体育让教育回到身体、回到感受、回到人本身。

所以,当别人问王俊莉“为什么是体育”时,她微笑着说:“因为体育,是一种生命的语言。”

那条被称为“幸福之路”的走廊,仍在每天清晨迎接每一个学生。而王俊莉依然站在路口,像是那座永远不熄的灯塔。

《中国教师报》2025年09月10日第9版

相关推荐

  • 持续释放体育消费潜力09-10
  • 她用体育注解幸福09-10
  • 青岛三十九中毕业生李旭昊两首曲目亮相九三阅兵式;幕后教师团队打造项目式教学09-10
  • 潮评丨抵制网络烂梗,教育者当为“守门人”09-09
  • 南宁多个公园将迎来新变化!有你常去的吗?08-29
  • 浙江的沙滩上打高尔夫 海岛资源与生态体育相融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