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大学90后教授李海增逝世9个月后,文章登上顶刊

发布时间:2025-05-20 22:47:00

【来源:济南时报】

5月19日,《Nature Reviews Clean Technology》最新一期刊发了一篇题为 “Inorganic electrochromic smart windows for advanc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的综述文章。

其中,去年8月离世的“90后”青年学者李海增,也名列作者栏。

在文章的附录部分,作者写了一段话:本文献给2024年8月去世的作者李海增,他是一位热情的朋友、一位好同事、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人员和一位热情的学者。他通过创建和领导基于锌阳极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开发证明了自己的卓越成就,并致力于加速电致变色器件在智能窗和显示器上的应用。他的离去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电致变色界将永远怀念他。

据此前报道,知名青年科学家、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海增教授,因突发心梗,于2024年8月29日在青岛逝世,终年34岁。

李海增

公开资料显示,李海增,男,出生于1990年3月4日,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021年3月入职山东大学,学科方向为:凝聚态物理、工程热物理。

李海增还是SID显示未来之星青年领袖,青年泰山学者,首届山东省海外优青项目获得者,获得Nanoscale新锐科学家奖,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优秀青年科学家奖,Wiley中国开放科学2022年度作者奖,任国产期刊Nano-Micro Letters (IF: 26.6)、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IF: 15)、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 (IF:8.3)、Nano Materials Science (IF: 9.9)、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 (预计首个IF>10)、Frontiers of Physics (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期刊,IF:7.5)青年编委。

李海增博士毕业于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 (负责人:朱美芳院士),师从王宏志教授。

李海增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东华大学优博访学资助作为交换生加入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ACS Energy Letters副主编Pooi See Lee院士课题组进行联合培养。

由于电致变色领域学科交叉的特点,李海增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主要在山东大学三个二级学院 (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多个团队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刘林华杰青团队、化学与化工学院于伟泳杰青团队)内开展。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致变色光热调控器件,涉及内容包括:① 红外发射率可调电致变色器件;② 低成本电致变色显示技术;③ 智能窗用柔性可裁剪电致变色贴膜;④ 人体辐射热管理能源织物。

近五年,李海增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在Joule、Advanced Materials (3篇)、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Materials Toda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3篇)、ACS Energy Letter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Nano-Micro Letters、Nano Energy、Nanophotonics、Nanoscale Horizon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主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当选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此外,李海增教授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美国专利1项。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推荐

  • 山东大学90后教授李海增逝世9个月后,文章登上顶刊05-20
  • 这些浦东微更新创意点位获奖,看看有你家门口的吗?05-20
  • 特朗普要查哈里斯05-20
  • 劳模风采·全国劳动模范|刘宇辉:他为国产大飞机装上“云端听诊器”05-19
  • 镜头下的山海情,光影里的协作曲05-09
  • 王美琴已任山东大学副校长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