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佛山禅城:三代人的解纷“接力棒”没有惊天动地却最暖人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7:47:00    


在佛山市禅城区,东平河北岸的石湾镇街道,一面面鲜红的锦旗在调解室内无声诉说着温情故事。

这里,有一支以“老潘”为名,以初心为魂的调解团队,他们用法律与温情筑起了一座座化解矛盾的“连心桥”。

石湾镇街道“老潘调解工作室”

破局:以情解法

化干戈为玉帛

2024年底,市民卢某与出租方档口清退补偿纠纷以及父亲重病住院高昂医疗费用,让其陷入困境濒临崩溃。

“老潘调解工作室”团队获悉情况后,主动牵头相关部门迅速介入破局,综合运用“植入式、移情式”调解法化解纠纷。

一方面,从法律法规条文、人情事理关怀等方面,向档口出租方耐心细致进行剖析,让其了解现时档口清退补偿标准,明白友好协商相较于诉讼的显著优势。

另一方面,“老潘调解工作室”团队与市民卢某保持联系,及时给予安慰与鼓励,安抚情绪。

“老潘调解工作室”团队获锦旗

为了帮助市民卢某化解矛盾,“老潘调解工作室”团队十几次奔走于双方之间。最终,一场可能对簿公堂的冲突,在耐心调解下化为握手言和。

近日,卢某夫妇满怀感恩心情,郑重地将一面锦旗送到“老潘调解工作室”。“锦旗上‘排忧解难似亲人’的字样,就是群众对我们最大的认可。”“老潘调解工作室”负责人小余感慨道。

传承:从“老潘”到“小余”

为民初心永不褪色

以老党员潘子行同志命名的“老潘调解工作室”,是石湾镇街道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缩影。

老潘扎根基层几十年,独创“移情式、拆分式、植入式”调解法,热心为群众调处各种矛盾纠纷,赢得了群众好评。2022年潘子行退休后,接力棒传至老余、小余手中。

三代调解人薪火相传,工作室名称始终未变——“这是对初心的坚守,更是为民使命的延续。”

“老潘调解工作室”为群众提供调解服务

“老潘调解工作室”设立以来已为500多批次群众提供了调解服务。2025年1-3月,“老潘调解工作室”已接待了30多批次的群众,化解了20多个群众诉求问题,收到了3面锦旗。

走进“老潘调解工作室”,墙上挂满了锦旗,小余同志自豪地说:“每一面锦旗承载的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激励与鞭策。

作为‘老潘调解工作室’传承人,我们将始终牢记为民谋福祉的使命,用心倾听群众呼声,用情解决群众困难,以实际行动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的温暖与关怀,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综治:多元共治

吹响惠民“和谐风”

近年来,禅城区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不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走深走实。

目前,禅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已实现挂牌到位、人员到位、机制到位“三到位”。制定工作管理、人员入驻、功能分区、运行指引图等制度机制,实现业务诉求受理转办、信访事项办理等工作流程标准化,建立研判预警机制、协调调度机制、督办问责机制等工作制度,夯实综治中心运行的“四梁八柱”。

石湾镇街道综治中心

同时,禅城区聚焦信访矛盾纠纷、12345工单、非警务矛盾纠纷、审判案件等领域,对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全面摸排、分析研判、跟进督办,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将1.9万路社会面监控全面接入禅城区综治中心,实现全区487个网格、4169名网格员实时调度督导,形成区综治中心、镇街综治中心、现场指挥部“三连线三同步”,全面提升综治中心对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支撑能力。

一面锦旗,一份信任;三代传承,一片丹心。“老潘调解工作室”作为禅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为民解忧的精神正通过一个个“小余”接续传递。这里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点滴温情诠释着基层治理的“最优解”——法理之外,人心最暖。

来源:佛山政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