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宝尉迟恭门神寓意(揭秘中国贴门神的传统及来历)
春节在我国是百节之首,在我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至今在民间尤其是农村中保存最广的习俗当是贴春联和贴门神。

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贴春联,当春节快要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红底黑字春联,给人一种稳重而鲜艳的感觉。表达一家人对新年的美好愿望,春联内容丰富多彩,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还有一些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的春联。因此,研究春节张贴的春联,也是是观察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的途径。

除了贴春联,还有贴门神的传统,那么为什么要贴门神呢?
传说,门神起源于远古时期,历史特别悠久。古代人们对祭祀活动十分重视,每年的祭五祀更是空前的盛大,而这五祀之中就包含了“门”,且“门”是作为五祀之首的存在。古代百姓更是把门神都加以具体化了,从众多古籍中都有关于门神的记载,流传最广的传说是神荼和郁垒两兄弟,他们在东海朔山把守鬼门,防止鬼怪进入人间,扰乱人间的秩序。
唐朝时期,唐太宗病重期间,让秦叔宝和尉迟恭镇守门外,说是为了防止鬼怪进入房间。等唐太宗病好了之后就命人把他们两个画像画下来贴在门上,百姓也因此效仿,争相购买,以寻求病魔远离自己,获得平安。
贴门神寓意
神荼、郁垒、秦叔宝和尉迟恭虽然在图画上的形象都是凶神恶煞,怒目圆睁的,但是百姓们都认为这样才能降得住妖魔,有他们守着家门,不干净的东西才不会进入家里,一家人也能平平安安的。现在市面的门神多种多样,如招财的、福神、天仙、关羽、张飞等,人们贴门神是为了表达了人们内心驱魔避邪、去难消灾、祈福保平安的愿望 。
贴门神有什么讲究
从古至今大多数的大门基本都是两扇对称的,贴门神都是两扇门一左一右各贴一张,两扇门上贴时要注意脸必须是相对的,如果反了就是“反门神”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