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先算数,江门这支工作队“算出”振兴路
还有2个月,江门开平赤坎镇第一批黄金百香果就要成熟上市,给树溪村农民增加一笔新的收入。而在这之前,村里从来没有试过种植这个品种。
“我们通过带技术扎根、带资源下沉、带情怀服务,利用数据建模为每个村量身定制振兴路线,真正把帮扶力量转化为内生动力。”江门市驻赤坎镇纵向帮扶工作队队长向成总结。
今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之年。江门市驻赤坎镇纵向帮扶工作队(下称“工作队”)由江门市政府办公室、江门市侨光旅行社、农业专家、农业科技企业骨干、驻村选调生组成,从调研、产业、教育、生态、党建五个维度发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
地里应该种什么?
有资源但无产业、有劳力但无技术,工作队刚到树溪村时,遇上了不少乡村的共同困境。
闲置的土地应该种什么?村里发展什么产业有前景?
深入调研才有发言权。初来的3个月,工作队进行了一次“解剖麻雀”式调研,对村里和周边进行了20次走访座谈。

工作队“算出”黄金百香果是树溪村的适生作物。
通过数据建模,工作队绘制了乡村土质结构、气候特征、劳动力结构三维图谱,精准“算出”黄金百香果是树溪村的适生作物。在此基础上,工作队走访恩平良西镇、台山都斛镇、广州江南批发市场、开平百汇批发市场等地进行市场研判,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水果市场缺口,锁定了“钦蜜九号”这个高附加值的黄金百香果品种。
“我们终于找到了产业振兴的‘金钥匙’!”向成说,下一步就是推动项目落地生根。
无技术怎么办?那就让农民从靠天吃饭变成智慧种果。
工作队搭建起“专家智库+数字农服”双支撑体系,一方面引进农业专家团队,建立水肥一体化远程遥控智能灌溉系统,节省人工成本40%。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农事直通”“云上智农”等数字管理平台,实时了解最新农情、产销对接等情况,智能分析农业生产情况。与此同时,工作队在村里开设了“博士田间课堂”,培育本土技术骨干。
无产业怎么办?那就让“土特产”成为村里的“金名片”。
工作队实施品牌升级“组合拳”,首先标准立品,制定《黄金百香果种植技术规范》,争取纳入“江门优品”进行销售助农。其次文化铸魂,设计“侨乡优果”品牌和形象,开发文创礼盒,提升产品收益。最后云端拓市,联合搭建驻镇帮镇扶村直播间,拓宽线上销售渠道。
如今,树溪村已建立起“1+N”长效帮扶机制,写好帮扶“后半篇文章”。“1”即1个产业联合体,利用沟通协调上下的优势,聚合种植户、农业科技企业、强村富民公司形成产业联盟;“N”即N项保障措施,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构建物流体系、布局深加工生产线,延伸产业链价值。
树溪村是工作队纵向帮扶的典型村之一。放眼全镇,工作队已完成19个行政村“解剖式”调研,系统梳理优势清单,精准识别弱项清单,量身定制“一村一策”振兴路线图。如今,第一批帮扶项目种植的千禧小番茄已经上市,黄金百香果、西瓜红番薯等“赤坎香果”也将陆续上市,预计带动年产值突破20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50万元。

千禧小番茄正式上市。
村里最先修什么?
纵向帮扶,自上而下带来的资源应该用在哪里?工作队往3个方向发力。
乡村要振兴,教育需先行。工作队构建“硬件提升+软实力培育”教育帮扶体系,协调帮扶单位和江门有关市直单位投入22万元,升级开平六中信息化设备,实现教学触控一体机全覆盖;更新五龙学校硬件设施,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工作队建立“1+N”助学机制,开展困难学子结对帮扶12户,发放助学物资5000元,并创新“碉楼文化研学”特色课程,累计举办爱国主义教育5次。
人居环境整治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工作队用“绿美工程”靓家园,去年在全镇种下景观树木7535棵,超额完成植树任务,今年预计还将种植9200棵。在“积分制”环境治理模式下,工作队发动党员群众300人次参与卫生整治,清理垃圾0.5吨,新建乡村生态步道2公里,建成农村污水治理示范项目4处。如今,赤坎处处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蝶变。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工作队创新“三级联动”党建模式,结对共建村级党支部8个,建立驻镇帮镇扶村资源库,借助省级纵向帮扶、中山市翠亨新区横向帮扶等力量,推动在更大平台上开展产业项目对接。此外,工作队共同推动中央组织部红色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把南楼村建设成为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的红色美丽乡村,打造侨乡爱国主义教育红色阵地。
截至目前,工作队已开展“碉楼下的党课”等特色活动8场,培育“头雁”项目4个,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9名,凝聚起党群共建的强大合力。
“我们将在金融帮扶、文旅帮扶上持续发力。”向成表示,2025年工作队计划对接赤坎镇产业发展的金融需求,通过协助提升融资效率、降低融资利率等方式,有效解决问题;对接江门市直部门,吸引更多商业展演和会议等大型活动到赤坎华侨古镇举办,助力文化旅游产业振兴,刺激旅游消费。
南方+记者 李霭莹 通讯员 杨宏宇
【作者】 李霭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