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民营经济促进法如何加快落地?

发布时间:2025-05-08 19:42:00






相关部门表示将从市场准入、公平竞争、金融支持、权益保护等方面共同发力



文|《财经》记者 王丽娜

编辑|苏琦


作为中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经表决通过,将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5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并回应民营企业关注的如何让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见效等问题。

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表示,这部法律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民营经济促进法创下很多个“第一次”,如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对民营企业非常关心的市场准入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从破壁垒、拓空间、优服务三个方面强化举措。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发布了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进一步缩短;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集中整治半年后转为常态化推进;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招标投标,今年1月-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的项目,民营企业中标项目数量占比超过80%。下一步,民营企业如果遇到准入壁垒问题,可以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专栏反映。在拓展发展空间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正在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已经在核电、铁路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今年还将在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推出总投资规模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同时,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布局,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平等使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积极参与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的创新与建设。

同时,郑备表示,优化服务保障方面,将持续加强项目服务,发布鼓励民营经济投资的重大项目信息,在项目推介对接、前期工作和报建审批等方面提供规范、高效、便利的服务,帮助民营企业更好了解“往哪投、怎么投”。将持续加强要素保障,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用地、环评等要素和资金保障机制,优化民营企业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和服务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参与标准制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信用修复制度,助力民营企业迸发更多创新活力。

在回答金融机构将如何提供支持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表示,在近年来民营企业表现亮眼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将着力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首先是促进投融资结合。其次是创新增信方式。再有就是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在以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的外贸、消费领域,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首先是在小微融资协调机制中单列了外贸板块,全面梳理外贸企业清单,优先走访对接融资。另外,以短期出口信用险来支持出口贸易,今年一季度承保金额已经超过了2400亿美元,一些对外贸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像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整车工程机械等领域,承保金额大幅度上升。创新“跨境电商保”模式,支持外贸新业态,指导保险公司开发专属的保证险产品,为跨境电商的境内采购提供信用保障。加大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领域的信贷投放,支持消费服务业的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丛林还表示,在鼓励民间投资方面,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融资对接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并向银行推送,指导银行自主对接融资服务。一些地方也有很好的实践和探索,比如有的地方搭建了专门的线上对接平台,银行可以通过平台获取项目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识别与信贷政策相匹配的项目,这样就实现了从“项目找资金”变成“资金找项目”,有效提升对接的效率。

广大民营企业对实施好这部法律充满期待。郑备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履行统筹协调职能,会同各部门、各地方扎实推动法律实施。第一是抓配套建设。目前,一批配套制度机制已经出台,如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等。还有一批正在加快推进,涉及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同时,不少地方结合本地实际,也在积极完善相关配套。

第二是抓落地见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全力推动法律实施,强化刚性约束。下功夫破除障碍,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下功夫治理拖欠,解决民营企业账款支付问题;下功夫依法保护合法权益,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下功夫落实纾困政策,解决企业获得感不强的问题;下功夫加强政企沟通,解决企业合理诉求。

图片

责编 | 张雨菲

图片

相关推荐

  • 落户苏州19年,这家台企增资20亿05-08
  • 民营经济促进法如何加快落地?05-08
  • 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分局不动产分中心:以高效服务助力“交房即发证”05-08
  • 建设重点产业协作园区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05-08
  •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高质量发展丨广东企业缘何“五连投”冀南小县05-07
  • 王美琴已任山东大学副校长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