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模式”被全省推广 内江资中医共体建设改革经验入选“2024年度四川改革典型案例”|美好生活在“蔗”里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1:28:00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4月中旬,90岁的刘大爷因脑外伤被紧急送入内江市资中县球溪镇卫生院,医生立即申请与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进行远程会诊。几分钟后,诊断结果便返回分院,刘大爷的病症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据了解,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成立了市内首家县域监护中心,球溪卫生院依托总医院重症监护中心,将危重患者监护数据实时显示在总医院监护中心大屏,同时借助远程视频,及时接受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快速反应团队指导危重患者生命支持与抢救,为当地群众排忧解难。 ![]() 球溪镇卫生院正在与总院进行远程会诊 刘大爷正是受益于远程会诊的患者之一,每个月球溪镇卫生院要为10名左右患者开展远程会诊,极大解决了“看病远”和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这正是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要解决的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基本医疗矛盾。 2023年9月26日,资中县组建了“县人民医院+13个镇卫生院”“县中医医院+9个镇卫生院”2个紧密型医共体。一年多来,医疗服务一体化,打通了优质医疗走进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全市率先 乡镇卫生院升级急救业务惠及13万居民 前不久,球溪镇何家沟村4组村民孙文根,突发心力衰竭。救护车载着患者,从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球溪急救站疾驰到总医院进行诊治。仅用时32分钟,就赶到总医院急诊科,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这次急救转运,比以往节约了一半时间,孙文根也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以前从城区调配救护车转运病人到县人民医院往返至少需要1小时到1.5小时。医共体成立后,全市率先在球溪镇卫生院开展急救业务升级。总院以急诊急救为抓手,强化镇卫生院急救能力建设,把危重抢救延伸到基层末梢,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资中县县域重症监护中心 球溪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徐东明介绍,通过业务帮带、远程影像、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为切入点进行综合指导帮扶,大大提高了基层卫生院的急救能力。 医共体成立以来,球溪镇卫生院共急救患者1162人。其中,危重症患者155人,危急患者857人,普通急诊患者150人,减免急救费用11.9万元。 球溪镇距离资中县城38公里,镇卫生院业务辐射周边6个乡镇,辐射人口达13万。医共体成立以来,镇卫生院大力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在全市落地首个ICU病室远程监测系统。 2024年,该院开展远程影像9295人次,远程心电6671人次,病理送检67人次,患者在辖区内就能享受三级医院服务,还能够进一步减少就医花费及时长,医共体对“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基本医疗矛盾的解决富有成效。 ![]() 分院医生给病人进行无痛胃镜检查 口碑载道 医共体改革受到老百姓交口赞誉 “以前看病,我们往县上跑,不方便。现在看病,专家往乡下跑,大家都说好!”在资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银山分院,一位患者家属感慨不已。这正是医共体改革带来的口碑差异。 2023年9月,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和资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正式揭牌,该县22个镇卫生院划分至两个医共体内,医共体内实行人员、编制、岗位、经费、工作、财务、药物、信息、质量、医保等“十统一”的管理模式。从“松散”到“紧密”的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背后,资中正以更显著的医改成效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改革红利。 ![]() 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揭牌 资中作为人口大县,有常住人口80余万人。从行政区划上看,资中全域呈东南至西北走向,此前,位于中部的城区集中了最为优质的医疗资源,乡镇的医疗服务能力相较更为薄弱,城乡之间的医疗服务能力存在一定差距。 县级医院“人满为患”,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如何打破这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健康资源配置,2023年5月,资中正式开始筹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打破以往县级医院和镇卫生院“各自为政”的局面,实行统一管理,整合全县医疗资源,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医共体,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的简称,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实行县乡一体化管理,与乡村一体化管理相衔接。 自医共体运行以来,总医院共下沉技术骨干1437人次到分院开展查房、教学、手术等技术指导,指导开展手术193台,对分院开展临床医护专题培训371场、3423余人次,分院上派195名医护人员到总医院进修学习,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促进医疗服务同标同质化。 ![]() 医生们正在做检查 “医共体改革最明显的好处,就是群众在医共体分院就医,不仅能享受到三级医疗机构的同质化服务水平,而且收费、报销皆按镇卫生院的起付标准和比例,最大限度节约了群众的就医成本。” 资中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资中将在医共体建设的基础上,加快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在现有2个医疗急救站的基础上再新建4个医疗急救站,进一步拓宽急救辐射范围,缩短急诊急救时间。通过强化人员队伍、改善设施设备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慢病管理,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全省推广 “十统一”的“资中模式”被兄弟城市学习 资中县医共体建设以来,都取得了哪些成效? 一年多来,资中围绕抓好“科学构建、规范运行、能力提升和完善支撑政策”4项重点任务,构建“责任、管理、服务、利益”4个共同体,紧盯“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5个目标,主动作为、大胆探索、积极推进,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推动构建分级诊疗秩序。 ![]() 全省紧密型医共体推进会 医共体运行以来,资中县创新的“十统一”运行管理模式在全省推广,先后接受省市领导工作调研。省委主要领导对该县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的做法表示高度赞赏,省卫生健康委和内江市委主要领导分别表示高度肯定和作出批示,相关工作经验先后在川观新闻、健康四川官微等媒体上发布。 同时,相关改革经验入选“2023四川十大城乡融合案例”“2024年度四川改革典型案例”,并助力资中县成功入选首批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 2024年,资中县医共体内总诊疗人次达159.01万人次、同比增长2%,总住院人次达15.64万人次、同比增长14.75%,县域内就诊率提升6.11%,逐步形成“大病不出县、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的良好局面。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