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量上市!携带诺如病毒?“家里一老一小病倒”……一地疾控提醒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7 13:33:00 “有一种病叫‘草莓瘟’, 就是孩子吃了草莓后发烧、咳嗽, 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 在社交媒体上 有网友称 吃了草莓后上吐下泻还发烧 “放倒家里一老一小” “以后能不吃就不吃了” …… ![]() ![]() 读者向上海辟谣平台举报称,部分社交平台出现大量“善意提醒”,说有一种病叫“草莓瘟”,孩子吃了草莓就会发烧咳嗽、上吐下泻;还有的说“草莓上农药残留量大”“草莓带有诺如病毒”“大棚里种出来的草莓是反季水果”,建议大家近期不要吃草莓。 经核查 这些说法都违背了农业常识 严重误导他人! ![]() 大个头的草莓打了膨胀剂? 危言耸听! 在社交平台帖子中,频繁提到“冬天上市的草莓是大棚种植,属于反季水果”“大个头的草莓打了膨胀剂,所以不能吃”等。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草莓团队负责人连红莉研究员介绍,过去受农业生产设施、生产技术等制约,草莓多为露地栽培。露地栽培的草莓在冬季低温等条件下,会进入休眠并停止生长,导致这种草莓五六月才能成熟上市。 但现在,温室技术发展以及栽培管理技术已经提升,草莓在冬季就能自然开花结果。大棚温度适宜,草莓内的有机物和糖分得到充分积累,口感反而比露地栽培的更加浓郁香甜。 可见,大棚中的草莓不是反季水果,而是现代农业根据草莓生产特性,采用的恰当的种植方式。至于有些草莓长得“畸形”甚至出现“空心”现象,也与激素或膨大剂无关,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吃草莓感染诺如病毒?真相是…… 连红莉指出,在种植草莓过程中,从草莓开花到果实成熟,不会使用农药,因为使用农药得不偿失。此外,上海农业农村部门对草莓绿色防控有严格的抽查抽检制度,能保证草莓安全。 那么,为什么有网友觉得“一吃草莓就生病”呢?主要因为草莓在采摘、包装、运输等过程中可能被污染。此外,一些非地产的草莓如果储存不当,也有微量细菌繁殖的风险。鉴于这些不可控因素,建议清洗草莓后再食用。 清洗草莓并不复杂:无须摘掉草莓蒂,用自来水冲洗后,再用清水、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再冲洗一下就能放心吃。 还有,食用者本身的卫生习惯也可能影响健康。以诺如病毒为例,虽然主要传播方式是粪口传播,但并非部分网民望文生义后猜测“草莓使用粪肥,所以有诺如病毒”——要知道,很多草莓种植基地压根不适用粪肥;而食用者感染诺如病毒,很可能是在吃草莓前就接触过污染物,没清洁双手就吃了草莓,导致“病从口入”。 此外,不宜过量食用草莓。对幼儿、老人等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来说,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腹泻。可见,消费者如果发生“吃了草莓后生病”的结果,不能一味将问题归咎在草莓上。不能用不科学的“提醒”误导他人,并伤害到辛苦种植草莓的果农。 上海知名餐厅30人集体发病 诺如病毒仍在高发期 在社交平台上 上海最近有不少人中招诺如病毒 ↓↓↓ ![]() ![]() ![]() ![]() 据了解,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为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感染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2月18日,“上海疾控”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发布了预防提醒。 ![]() 诺如病毒通常通过粪口传播,常见方式包括接触污染物以及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和水等。然而,气溶胶传播方式却常被忽略,这些气溶胶主要在感染者剧烈呕吐或水冲马桶粪便时产生。 想要预防诺如病毒气溶胶传播,需要加强通风换气,在人员密集场所保持社交距离,远离呕吐物和污染物,接触到吐泻物或疑似污染物后,立即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至少20秒,并用流水冲洗。 什么是诺如病毒? 哪些人容易感染? 再来了解下吧! ![]() ![]() ![]() 综合:上观新闻、网友评论 来源: 济南日报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