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写点生活|寻茶:香韵港城,岁月茗香

发布时间:2025-04-28 07:42:00

潮新闻客户端 小丁

当春风轻柔地抚过大地,沉睡许久的茶树仿佛被一场甜蜜的梦唤醒,迫不及待地探出尖尖嫩芽,崭露头角。那一片片鲜嫩的叶儿,恰似灵动的春之使者,携着大自然最为纯粹的馈赠,历经时光与工艺的雕琢,化作缕缕茗香,悠悠飘进了千家万户。

在这茶香氤氲的美好时节,有个疑问悄然在我心里萌生:香港人爱喝茶,他们偏爱哪些茶呢?怀揣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几家在香港久负盛名的老字号茶行。

源吉林茶行:始创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由源吉荪先生匠心开启。它最初在佛山落地生根,1923年后迁至香港上环苏杭街,开启了在香港的传奇篇章。其招牌产品“甘和茶”,制作工序极为繁琐。需精选二十多味珍贵中药,悉心熬成浓郁药汁,再将这蕴含天地精华的药汁缓缓融入鲜嫩的青毛茶叶中,让茶叶充分吸纳药汁的滋养。而后,历经九蒸九晒的严苛工序,将药茶精心焙干。最终制成的“甘和茶”,味甘且性温和,兼具茶之清香与药之功效。在香港潮湿的气候环境下,它如贴心的生活伴侣,有着疏风清热、解暑消食、生津止渴的奇妙功效,备受港人喜爱。

尧阳茶行:追溯其源头,可至清末。1921年,安溪茶商王择臣的第三代传人王淑景在厦门创立了尧阳茶行。1937年,王淑景之子将茶行的分号开到了香港。尧阳茶行主要经营铁观音、老枞水仙等乌龙茶,以传承传统烘焙法所焙制的茶品而声名远扬。其第六代传人更是潜心钻研,研发出独家的“三焙三退火”创新技术。通过三次精细烘焙、三次巧妙退火,彻底消除茶叶原有的青涩之味,成功激发出清新雅致的香气,使得茶叶口感温润醇厚,层次丰富。百年来,尧阳茶行始终坚守传统制茶工艺和经营理念,凭借高品质的茶叶,在厦、港、台两岸三地续写着往昔的辉煌。

福建茶行:现任老板杨庭辉先生已八十高龄,祖籍福建,生于香港。回溯往昔,1952年2月,在众多亲友的热心帮助下,杨先生的父亲将茶行从福州迁至香港上环,由此算来这家茶行也有着跨越百年的历史。茶行销售各式中式茶叶,其中自家烘焙的铁观音尤为出众。这种重焙火的铁观音风味独特,需耗费将近60个小时精心焙制而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它便成功吸引了日本市场的目光,在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也收获了大批忠实拥趸。杨老板为人极为平和,不论顾客购买茶叶的数量多少,他皆以耐心和周到服务相迎,让每一位踏入茶行的顾客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我静静地望着橱柜里那些历经岁月洗礼后斑驳的老锡罐,以及传统的纸包茶,手中捧着杨老板热情递来的大红袍,轻抿一口,茶香在舌尖散开。那一刻,我心中满是对杨家人一生专注一事的敬畏之情。

作为一名爱茶人,我曾前往红茶的故乡祁门,实地参观从茶叶采摘到制作完成的每一道工序,亲眼见证叶与茶之间的蜕变;也曾奔赴武夷山,一睹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的六棵大红袍母茶的独特风姿;至于龙井那十八棵御用茶树,更是多次亲临。

这寻茶之旅,于我而言,是一场心灵的修行。在悠悠茶香中,我寻得了内心的宁静港湾,也渐渐领悟到,在这喧嚣繁杂的尘世之中,如何始终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去品味生活的本真滋味。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 写点生活|寻茶:香韵港城,岁月茗香04-28
  • 香港金融体系保持稳健——访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维民04-27
  • 中方决定对在涉港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国国会议员等实施制裁04-21
  • 何以中国|振兴路上,南平书写“三茶统筹”生态答卷04-20
  • 郑州“天屎之路”行人频频“中招” 人与鸟该如何共处?04-20
  • 曾出演《新闻女王》,TVB艺人何依婷晒照官宣生女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