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尴尬了!事关上海两个区,这件事居然没统一?
最近有市民向记者反映,老沪闵路途经徐汇、闵行两个区,但两个区竖立的道路指示牌上的英文译名有所差异,"老沪闵路"的"老"字,徐汇是用拼音"lao",闵行则是用英文"Old",居然没统一?
这细小的差别或许对普通市民来说几乎感受不到,但对于来沪的外国游客,这就是两条不同的道路,容易造成误解,那么究竟哪种译名才是规范的呢?
记者来到闵行的虹梅南路、银都路口看到,路旁巨大的交通指路牌显示,车辆直行或右转都通往老沪闵路,路名的下方还标注了道路的英文译名,"Old Humin Road"。

在徐汇,上中路、龙川北路口,记者看到指路牌上老沪闵路的英文译名变成了"Lao Humin Road"。
市民觉得一条道路,2种译名并存会让讲英语的游客感到困惑。
市民:
因为自己家里住在附近,也是想这个是不是可以规范一点,便于路牌的正确翻译方法。(外国游客)可能会在翻译上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路过人,他们表示并没有注意到英文译名的不同,因为日常关注的是道路的中文名称,不过上海是座国际化的城市,对讲英语外国游客来说,同一条道路的不同的英文译名,会给他们造成误解和不便。

市民:
上海的精细化管理还需加强。我们看的话,一个就是因为习惯我们老人就看中文,年轻人也会看中文,但是老外的话就是要统一了。你主要是给他看英文的,而不是看中文的。

市民:要统一对不对,这个是管理出现漏洞,他没考虑这么多。统一(译法)了以后,不管是中国人也好,是外国人也好(都方便),外国人看英文对不对。

记者查询《上海市道路名称英译导则》规定道路通名部分采用英语意译,如"路"译为"Road",而专名部分如东、西、南、北等则用汉语拼音。

那么老沪闵路的"老",到底该如何翻译呢?
就在节目播出前负责道路养护的单位来电联系了记者,他们承认路牌上用"Old"的英文译名确实不妥,将予以改正。
吴女士 上海佳标市政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我们也看了国标(道路交通国标书),道运局发的通知也是用拼音,国标上规范也是用拼音, 所以这个写Old是疏忽了这个问题。(目前)虹梅南路南侧跟北侧先改了一下,其它的后面关于这个"老"的用法,让他们巡视养护的再巡查一下,把相应的改掉。

道路命名有讲究
这些道路名字你会说吗?
最后记者还要补充一下,根据《上海市道路名称英译导则》规定通名部分应当意译专名部分应当音译,使用汉语拼音等具体来看。
通名部分应当意译,使用英语词语,具体如下:

专名部分应当音译,使用汉语拼音
1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规范准确拼写。
2以a、o、e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他音节之后,必须加隔音符号(’)。
3汉语拼音部分不得使用缩写形式。
4专名是单音节的,其通名部分先作为专名音译,再按通名意译。如:

属性词的译法
1、表示同一条道路不同路段,且位于专名前的属性词应当音译,使用汉语拼音。如:
2表示同一条道路不同路段,但位于通名前的属性词应当意译,使用英语词语。
2.1该类属性词中的方位词“东、南、西、北、中”,翻译时置于整个路名之前。书面形式中如需缩写,其缩写形式置于整个路名之后,并用括弧标注。如:

2.2该类属性词中的数词“一、二、三、四”,翻译时置于整个路名之后。书面形式中如需缩写,该类属性词的缩写形式也置于整个路名之后,并用括弧标注。如:

2.3道路名称中如同时使用方位词和数词,翻译时,方位词置于整个路名之前、数词置于整个路名之后。书面形式中如需缩写,两个属性词作为一个整体,置于整个路名之后,并用括弧标注;其中,方位词缩写使用相应的英语字母,数词缩写为阿拉伯数字,之间用“—”连接。如:

3不表示同一条道路不同路段的属性词应当音译,使用汉语拼音。如:

同名道路整治过程中添加的前缀部分,中文必须标示,英文不标示。如:
英文译名的字母大小写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全部采用大写字母;
(2)分写的各部分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3)第一个字母大写。
特例。以下路名按特例英译


来源:新闻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