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治安洼地”到“平安高地”:解密双桥城中村治理的多元方程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9:38:00    


官渡区双桥村片区曾是治安管理“老大难”"区域,流动人口密集、警情案件高发、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长期困扰辖区居民。今年以来,福德派出所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核心目标,创新实施“125”综合治理举措,推动辖区治安实现由乱到治的跨越式转变。

截至当前,片区总警情同比下降4.73%,刑事警情降幅达53.6%,治安警情下降58.1%,成为全省30个挂牌整治派出所中降幅最大、首个成功摘牌的单位,相关经验获多地公安机关学习借鉴。

科技赋能织密防控网络

双桥片区创新构建“主干+分支+毛细血管”三级视频监控体系:在主干道布设82路公建监控形成科技合围;在村组、小区安装168路智慧安防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商户、单位自建1240余个监控探头,形成1500余路全覆盖监控网络。该体系实现人员预警、阵地管控、案件侦办等五大功能,为精准防控提供强有力支撑。

硬件升级筑牢安全防线

针对夜市人流密集特点,在四个主要出入口加装防冲撞升降装置,实行“人车分时管控”;划定双桥幼儿园、农贸市场两处应急避难场所,定期开展联合演练;围绕夜市主次干道设立5个联勤防控点,配备警示灯箱和处置装备,发动27名群防力量开展徒步巡逻,形成“点线面”立体防控格局。

多元共治激活治理效能

通过整合“七支队伍”构建协同治理体系:巡特警加强商圈动态巡逻,护村队守护校园安全,“红袖标”商铺管理员延伸治安触角,应急队快速响应突发事件。同时联动街道、城管等8个部门建立矛盾联调机制,压实行业主体“三包”责任,推动基础信息采集、纠纷化解等源头治理。

主动警务实现源头治理

创新推行“预防+主动”双警务模式:建立前科人员动态管控、随身财物保管干预等机制,将警务重心前移;开展普法强基入户宣传18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430余起;通过“五个带头”动员党员干部等群体示范安装监控,形成"警民共建"良好氛围。

目前,双桥片区日均6万人流的安全管控已成常态治理样板。关上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125”举措,推动智慧安防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大型城市复杂区域治理的“双桥经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