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vivo Vision亮相未发售,押注MR头显是一门好生意吗?

发布时间:2025-08-22 15:15:00

“相信大家都在期待产品的正式发售。”8月21日下午,vivo产品规划经理胡奥喃在发布会舞台上的一席话吊足了现场和线上观众的胃口,大家都在猜测vivo新推出的MR头显产品“vivo Vision”究竟会比苹果的便宜多少。

但她话锋一转,说今年并不会急于进入公开市场销售,而是线下开放10座城市的线下体验。也就是说,当前发布的vivo Vision“探索版”,还远没有到能够进入市场的阶段。

其实,类似“吊胃口”的做法,一些科技大厂屡试不爽,多数是为某款产品充分预热,提升外界期待。但一向谨慎的vivo这次也这么干,也表明他们作为国内首个进军MR的手机品牌,对待这件新产品的态度,既激进,又小心。

当然,反复预热也是必须的,要让人们持续关注它。

底气

“对于vivo来讲很简单,我们是以用户为核心,始终围绕用户的需求来展开。”

在发布会前一天,vivo举办了一场vivo Vision探享会互动,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在活动中聊到了vivo做MR产品的动机。

他说,用户有大屏的需求,过去的解决方案是彩电,但会受到环境空间面积的限制。“我们在想到底什么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最后发现MR是最好的,可以解决短期有关大屏、沉浸式的需求。”

再来看看vivo Vision的具体参数配置吧。

它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轻——Apple Vision Pro的重量大约600~650克,而vivo Vision只有398克,相当于从在头上“绑了个柚子”变成“绑了个芒果”。另外高83mm、厚40mm的尺寸也比行业均值缩小了26%。

通过人体工学研究,佩戴vivo Vision时,面部支点承压强度最大均不超过6.628kPa,这个数字相当于人呼气的极限。

使用时的交互操作,与Apple Vision Pro等MR头显设备基本一致,要依靠眼神定位,手指捏合选定,vivo宣称实现了1.5°高精度眼动追踪,相当于站在2米外看1块手表大小的精准定位,此外还有26个自由度的指尖级手势识别和垂直175度的识别范围。

其他的诸如分辨率达到双目8K的Micro-OLED屏幕,双眼亮色度一致性校准,高通第二代骁龙XR2+平台,也都让交互体验和设备性能达到了相当程度的水准。当然在使用的时候,vivo Vision同样需要搭配一个“尿袋”——外接电池。

“vivo的能力在于用户洞察、场景识别包括黄金标准的定义,在技术端,我们在影像能力、AI大模型等MR关键技术领域也有深厚储备。”

胡柏山说,从硬件生态来看,MR 整个供应链已可落地,很多关键硬件依托现有工业体系也已完成,无需新增供应链。“这是我们厂商的一大底气。”

短板

“作为一个比较中二、比较赛博朋克的人,我的终极思路就是戴上它后我就不摘了,能够活在一个虚拟现实结合的世界里。”

受邀参与探享会互动的知名电竞解说管泽元,在谈到MR头显设备的未来时如是畅想,他觉得这是一种很妙的生活方式,是自己的“终极愿景”。

或许随着硬件的持续迭代,这种设想完全可以变为现实。胡柏山就认为,MR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需要解决数字世界的问题,也要解决物理世界的问题。

但目前来看,所有的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等头戴头显设备,其实都面临一个终极拷问——戴上它,做什么?能获得什么?

这并不是技术和硬件升级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当前围绕虚拟现实、混合现实,内容生态仍是匮乏的。

MR设备能打游戏,但专属于它的游戏少之又少,更多的是要靠投屏来玩主机、手机游戏。MR设备能看影视剧,但手机、电视、电影院的屏幕同样能看,而专属于它的增强现实、可互动类型的视频,并没有太多内容供给。

而在应用场景上,虽然曾经公布过利用Apple Vision Pro进行医疗手术辅助的案例,但相应的运用场景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缺乏内容与场景,也导致类似产品的销量一度陷入困境。即便是苹果的Apple Vision Pro,推出后也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Counterpoint在一份年初发布的报告中称,Vision Pro在2024年第四季度出货量较第三季度大幅下降43%,反映出初期市场热潮后的放缓。该机构认为,尽管空间计算具有潜力,但仍面临重大挑战,它们给出的原因就包括“除了娱乐之外缺乏吸引人的内容”。

爆发点

也就是说,在vivo Vision内容生态尚未完善,应用场景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它仍然和Apple Vision Pro一样,是一个看上去很先进的“极客玩具”,能给人带来新鲜科技体验,但无法真正嵌入到生活、工作场景中。

此外,长时间使用可能带来的眼疲劳,以及在性能、头显重量、电池寿命和散热之间需要不断做出权衡取舍,也都是制约此类设备的重要因素。

因而对于vivo这类非常看重销量和利润的手机厂商而言,显然无法接受冒进推新却带不动销售的现实。

但这不代表MR头显设备毫无前途。最起码胡柏山本人是抱持信心的。

“任何一个产业都不能太着急,要循序渐进。有了好的硬件体验基础,生态才会形成正循环,产业就会起来。”他认为,当硬件生态的供应链落地,价格能够落到大家可以接受的程度后,广大内容制作者会全力以赴拥抱这个生态。

探享会交流环节,攻壳游戏创始人聂俊也指出,制约MR发展的关键在于“快、准、狠”。“‘快’是轻便、企业反应快,‘准’是操作准确,‘狠’是专业。”他认为不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内容都要足够专业,现在生产的东西更像是演示一样的产品,开发者涌入的前提是生产力和生产工具齐全。

知名经济学者秦朔也认为,中国MR产业处在破晓前夕,在新一波科技浪潮中,中国企业可能不需要那么长时间去追赶,而是起步就是并肩,很多原生态的东西将由大家一同创造。

MR技术也在影响着vivo未来的产品和业务结构。vivo年初成立了机器人Lab,聚焦未来的家庭机器人。胡柏山表示,站在未来长期的角度来看,基于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积累,MR可作为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来满足家庭机器人的场景发展。

而在发布会上,vivo也专门介绍了一系列生态合作伙伴。“我们和国内外众多顶尖的内容合作伙伴一起,从影视游戏到办公,要感谢所有合作伙伴的信任与投入。”胡奥喃表示,希望更多的行业伙伴能够参与进来,打造丰富多彩的MR生态。

对于究竟何时发售,vivo并没有给出时间表,但vivo Vision后续会如何进化,那就要在一点一滴的反馈中堆叠了。

“我们希望它快一点,不一定是三年以后,也有可能是两年以后。”胡柏山说。

南方+记者 葛政涵

【作者】 葛政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推荐

  • vivo Vision亮相未发售,押注MR头显是一门好生意吗?08-22
  • 最新曝光:全是“坑”!网友直呼太可气,很多人每天看08-21
  • 广电视听内容重磅政策出台 千亿影视产业迎“及时雨”08-20
  • V观财报|胜蓝股份:公司液冷板产品目前仅处小批量试产阶段08-15
  • 今年18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下达完毕08-14
  • 1880亿元资金,下达完毕!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