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免赔额是什么意思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9 22:36:43 次免赔额是指 每次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的额度,即被保险人需要自己支付的费用。次免赔额是保险合同中的一项条款,用于确定在保险理赔过程中,被保险人需要自行承担的费用部分。当损失额在规定数额之内时,被保险人需要自行承担损失,而保险公司则不负责赔偿。 次免赔额有以下几种形式: 绝对免赔额:无论损失金额多少,保险公司都不负责赔偿,被保险人需自行承担全部损失。 相对免赔额:当损失金额超过免赔额时,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保额以内的全部损失,超过部分不予承担。 总计的免赔额:在整个保险期间内,累计损失超过免赔额的部分,保险公司才负责赔偿。 消失的免赔额:在某些情况下,如在保险期间内已经获得了部分赔偿,剩余的免赔额可能会“消失”或减少。 等待期免赔额:有些保险合同会设定等待期,在等待期内发生的损失不予赔偿。 在实际操作中,次免赔额通常用于报销型保险产品,例如百万医疗险和小额医疗险。例如,百万医疗险的免赔额一般为1万元,而小额医疗险的免赔额可能为100元。这意味着,如果被保险人发生的医疗费用低于免赔额,则需自行承担这部分费用;超过免赔额的部分,保险公司才会进行赔偿。 建议在投保时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了解次免赔额的具体条款和条件,以便更好地规划个人保险保障。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