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宝蕴楼在故宫哪个位置(六百年故宫里唯一的西洋建筑,它有何用途?)

发布时间:2024-11-28 08:57:38


1911年清朝灭亡后,紫禁城宫殿全部由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接管。

1913年初,北洋政府内务总长呈报总统袁世凯,将沈阳故宫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所藏文物运到北京。

北京当时又缺少妥善保管的地方,于是决定从庚子赔款中拨出20万元,在紫禁城咸安宫旧址上建造一处库房存放文物。

这座文物库房就是“宝蕴楼”。


宝蕴楼意指“蕴藏珍宝”之所,1914年正式动工,1915年竣工交付使用,总建筑面积为1647平方米。

共有三栋房子组成,53间房,也是我国近代博物馆史上第一座专门用于收藏文物的大型库房。


宝蕴楼由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时任北洋政府内务部总长的朱启钤和佥事(司长助理)金城主持修建。

曾留学英国的金城在查看北京东郊民巷的租界多处建筑后,建议修建宝蕴楼改变传统宫殿建筑以木为主的建造惯例,适当使用一些水泥和钢筋,减少木料的使用,起到防火、防潮和坚固的作用。

在建筑风格上,宝蕴楼独树一帜,完全按照西洋建筑的式样设计建造,是故宫980栋中国传统建筑里唯一的西洋建筑。


在选用建筑材料上,宝蕴楼也是故宫现存唯一的钢筋水泥建筑,特别牢固。

从外观上看,三座楼均采用城砖砌筑墙身,窗形窄长,门窗均为双层,外层为铁门铁窗便于防火防盗,保证文物安全。


当时宝蕴楼存放了来自沈阳故宫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两地的文物,包括瓷器、玉器、围屏、宝器、珐琅、书籍、皇像、钟表、盆景、竹漆器、戏衣、如意、佛供瓷器、古铜、字画、珠玉文玩、书籍等,最多时达3150箱、23万余件文物。


宝蕴楼自建成后,一直作为文物库房使用达98年之久。

直到2013-2015年5月宝蕴楼经过修缮竣工后,从“文物库房”变身“故宫博物院院史展厅”,展示民国时期故宫的历史变迁。

重点陈列1925年故宫建院前的建设酝酿过程,以及1925年故宫建成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段时期故宫所经历过的历史事件。

相关推荐

  • 欧派指纹锁全国报修400热线05-24
  • 安家指纹锁维修热线号码查询 - 维修服务网点地址05-24
  • 奥斯耐壁挂炉售后服务维修24小时报修中心05-24
  • 标努壁挂炉售后24小时热线维修服务05-24
  • 初夏时节 太行梯田“抹茶季”上线05-24
  • 能率煤气灶服务24小时热线-各区售后统一服务实时反馈-今-日-更-新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