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企业吊销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01-09 16:50:11

企业吊销是指企业因违反行政规定或法律法规,被工商行政部门强制停止其经营活动的行为。这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意味着企业失去了合法经营的权利,但企业的主体资格仍然存在,可以作为诉讼当事人参加诉讼活动。

吊销的原因可能包括:

未按时进行工商年报公示:

企业连续6个月未进行工商年报公示,会被视为异常经营。

超过6个月未开业:

企业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也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

企业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同样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

企业有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行为,也会受到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非法经营:

企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如未取得必要资质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也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吊销的后果包括:

法定代表人等信息被纳入全国工商系统黑牌企业数据库:

法定代表人等信息会被传输到全国工商系统黑牌企业数据库,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监管,并同步在全国金融征信系统中,纳入不良记录。

企业名称不能再重新使用:

被吊销营业执照三年内,企业的名称不能再重新使用。

不能开展经营业务:

吊销后企业虽然仍然存在,但失去了经营资格,不能开展新的经营业务,只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等,直至完成注销。

承担相应的债权债务:

企业在吊销后仍需承担相应的债权债务,直到完成注销程序。

企业吊销与注销的区别在于:

性质不同:

吊销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而注销是企业自行向登记机关申请终止市场活动和民事关系的合法行为。

程序不同:

注销需要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完成清算和注销手续,包括成立清算组、出具清算报告、支付税款和工资、理清债权债务关系等步骤;而吊销通常是由有关执法机关依职权直接采取强制措施,不需要企业申请。

后果不同:

注销后企业法人资格及相关权利义务正式终止,无其他法律不良后果;而吊销后企业虽然法人资格仍然存在,但经营资格丧失,需要先缴纳罚款、解除税务等方面的异常状态,才能继续进行工商注销等后续操作。

综上所述,企业吊销是一种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企业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注销程序以合法退出市场。

相关推荐

  • 今年前7个月我国区域外贸持续向好08-15
  • 百姓看联播 | 河北“智造”闪耀世界人工智能大会08-11
  • 广东一年猛增9家千亿企业,PCB、液冷赛道领跑08-10
  • 安徽马鞍山破解就业难题08-10
  • 观点丨“大厂”内部反腐不仅仅是“自净”07-28
  • 新泰“全周期服务链”助环保企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