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周是几月几日到几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世界水日
2024年3月22日
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
联合国确定2024年“世界水日”主题为
"Water for Peace"
(以水促和平)

中国水周
2024年3月22—28日是
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
今年主题是
“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世界水日”的由来
为了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此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中国水周”的由来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但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因此从1994年开始,“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

世界水资源现状
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其72%的面积覆盖水。但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不能饮用,不能灌溉,也很难在工业应用。仅有的2.5%淡水中,将近70%冻结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中,难以供人类开采使用。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等来源的水较易于开采供人类直接使用,但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约占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

在第32个世界水日和第37个中国水周到来之际
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来节约水资源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积极响应节水号召
在这里
送上一些生活中的节水小妙招
一起来看看吧~
随手关水,勤盛少用

适量用水
√ 用多少水,放多少水。
√ 有意识地控制水龙头流量,避免大量放水。

避免水龙头常开
√ 不要开着水龙头直接冲洗餐具、蔬菜,应在盆槽内清洗或使用洗碗机等节水设备。
√ 将油污用废弃的纸巾或布擦掉,可使用水量大幅下降。
√ 适量使用洗洁精,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冲洗。

使用器皿盛水洗漱
√ 30秒内一直流水会用约1-3.8升水。使用杯子刷牙,仅需0.6升水就可解决问题。

短时淋浴,浅水盆浴

短时淋浴,勤关勤开
√ 利用浴前冷水。冲凉时,在等待冷水转热之前的水可储存起来,作为其他冲洗用途。
√ 间断放水淋浴。搓洗间隙关闭水龙头,合理控制用水量和时间。
√ 使用节水型花洒,在提升淋浴感受的同时,还能起到节水的效果。
√ 淋浴时,可以用大型号盆接水,回收的水可再利用。

浅水盆浴,适量适温
√ 合理控制水温,避免因不必要的水温调节浪费水量。
√ 合理控制水位,避免不必要的溢出。
√ 适当降低使用浴缸的频次,洗浴后的水可用于冲厕。

节水洗衣,小件手洗

集中洗涤,随“衣”应变
√ 衣服集中洗涤,尽量减少洗衣次数
√ 小件、少量的衣物提倡手洗
√ 按衣服种类、数量调整洗涤时间。
善于利用洗衣机
√ 使用多功能洗衣机,按照洗衣机需求选择不同档位的洗涤功能,以免过度用水。
√ 使用温热水洗衣,污渍更易清洗。
√ 洗衣机排水时间可将排水管接到储水设备,如水桶、水盆等,回收的水可再利用。

洗衣护衣用品适量
√ 洗衣液要适量投放,避免不必要的反复冲洗,造成浪费。
√ 选用高效适配的洗衣产品,提高洗衣效率。

循环用水,一水多用

家庭动植物用水
√ 可用淘米水、清洗果蔬的水或养鱼水给盆栽植物浇水,既可节水又能促进植物生长。
√ 根据植物特点,使用喷壶适量浇水,避免花盆水溢出。

坐便器冲水,大小有别
√ 选用节水型坐便器,冲厕时,视情况使用不同档位。
√ 收集家庭洗菜、淘米、淋浴或洗衣的污水冲洗厕所。
√ 安装可控制大小出水量的马桶配件,并调整适当冲水时间。

随手关水,勤盛少用随手关水,勤盛少用
水是生命之源,
饮水安全对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如何正确使用饮用水还存在以下几方面误区:
误区一 隔夜水不能喝
一般情况下隔夜水是可以喝的,但放置多日的水不建议直接饮用。特别是夏季,室内温度、湿度较高,细菌繁殖快,水容易被污染,饮用后易引起腹泻。
误区二 “千滚水”能致癌
自来水反复烧开会导致亚硝酸盐增加,但即使是数十次反复烧开的水,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远低于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1毫克每升),尚不能致癌,不提倡将自来水反复烧开。
误区三 瓶装水放汽车里变“毒水”
通常瓶装水塑料瓶的制作材料的性能比较稳定,在一般温度下很难分解,基本不会分解出有害化学物质。放在汽车里的瓶装水在保质期内是可以饮用的,不提倡将水长时间放在汽车里,以免因遗忘瓶装水超过保质期。
误区四 睡前饮水增加身体负担
部分人睡前饮水过多会导致浮肿、夜尿等问题,但对多数人来说,睡前喝水没有坏处,还能降低血液黏稠度,睡前少量饮水是可以的,关键是控制饮水量,不提倡睡前大量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