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什么情况恢复执行

发布时间:2025-01-11 22:05: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恢复执行的情形通常包括:

法定情形消失

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如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期限届满,或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并已处理,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恢复执行。

提供新线索

申请人提交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证据或财产线索,经调查核实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申请人撤销执行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再次申请执行的。

发现了已死亡的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遗产或义务承担人。

发现了被执行人新的可供执行的财产。

法律文书变更

依据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后,如果有第三人申请撤销判决、裁定、调解书且被支持,但之后判决被改判,需要恢复原执行。

其他情形

申请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终结执行后,如果出现其他可以恢复执行的情形,法院也可以裁定恢复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恢复执行申请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并且需要经过法院的核实。此外,恢复执行后,应对债权凭证的记载事项进行修改变更,并在全部债务清偿完毕后收回证书

相关推荐

  • 卧龙区法院:拒执行为“零容忍” 诚信守法入人心08-11
  •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法院悬赏公告(2018)吉0103执969号07-15
  • 县法院开展“拉网式”集中执行攻坚行动05-22
  • 事关政府信息公开 最高法发布最新司法解释05-20
  • 悬赏公告!朱中美(1990年出生)05-06
  • 网警提醒:抢票软件暗藏违法风险,假期出行购票请走正规渠道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