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工资延迟多久可仲裁

发布时间:2025-01-17 22:20: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当及时足额发放,发放的周期为一个月。如果超过一个月未发放,劳动者可以以未及时发放为由提起仲裁并主张经济赔偿金。因此, 延发工资一个月后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申请仲裁,不受上述时效期间的限制。此外,如果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需向劳动者说明情况,并经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一致后,可以延期支付工资,但最长不得超过30日。

综上所述,劳动者在工资延发一个月后,即可提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延期支付工资超过30日,则无论何种原因,均构成违法拖欠,劳动者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推荐

  • 严华在市区开展“夏送清凉”慰问活动 用心用情关爱一线劳动者07-17
  • 央视聚焦鹤壁!点赞这项工作07-16
  • 确认了!上海已实施,可带薪休假1天!07-13
  • 你“涨工资”了吗?更多上调好消息已在路上!06-17
  • 女子病假期间跨省听演唱会被辞,法院判了05-06
  • 请82天病假却跨省看演唱会?女子被辞退后向公司索赔,法院判了!05-06